当前位置:

全套22本,西电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87级校友杜少炜捐赠珍藏32年的本科课本


“西电四年,感受到了学校老师和同学们家庭般的温暖,在学习专业技能的同时学到了在遇到困惑时如何思考分析的方法,使我能正确处理工作和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感恩西电,感恩老师,感恩同学。”

近日,西电87级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校友杜少炜将他当年上学期间使用的相关教材捐赠给我校档案馆/校史馆/博物馆。

一、结缘

1987年,那时正是学校更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前一个年头。这一年的六月,山西清徐县徐沟中学的一位青年刚刚经历了决定人生命运走向的一场大考——高考。铃声响起,放下握笔,18岁的青年此时心中如同这炎炎夏日一般,对自己未来的人生燃起了青春的火种。

七月末,高考放榜,随后,喜讯悄然来到了山西这户人家。杜少炜接到了西北电讯工程学院的一纸录取通知书,他成为了西电87级电磁场工程系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的一名新生。

▲杜少炜录取登记表(西电档案馆馆藏)

八月,初入西安,此时的西北电讯工程还位于沙井村一带,杜少炜怀揣着对未来无尽的憧憬,自此与古都结下了四年之缘。四年耕耘,大学时光荏苒,1991年杜少炜获工学学士学位。

▲关于授予八七级(八九级大专起点)本科毕业生丁幼欣等1149人工(理、文) 学学士学位的决定(西电档案馆馆藏)

对于母校的情结,成为了他一生最难以忘怀的情愫。2023年5月,杜少炜决定将自己大学期间学习的22本课本捐赠给学校档案馆,这批教材承载着杜少炜对母校无尽回忆,是他大学四年学在西电的最好见证!也是成就他人生的最好见证!

▲《微波器件与电器》

▲《电磁场与电磁波》

▲《微波技术基础》

▲《电波传播概论》

▲《电视原理与接收技术》

▲《电路的计算机辅助分析》

二、时代铸就青年梦

时代造就了青年,杜少炜是幸运的。1958年学校紧随国家号召,由塞外张家口西迁至古都西安,自此拉开了扎根西北办学的序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西电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在改革开放政策的背景下,党和国家重视教育,重视知识,重视人才。

▲当年搬迁西安的车票(西电档案馆馆藏)

此时的专业设置,改变了以设备设专业的状况,开启了以学科设专业的新篇章。1979年成立电磁场工程系(六系),全校共设17个专业。截至1986年年底,全校共有10个系23个专业(物理系筹建中)。

▲1986年专业名称(来源:《西北电讯工程学院校史(1947—1987)》)

1987年,学院以院长办字第13号文件通知,经院领导办公会议研究,决定抽调基础部物理教研室、实验物理教研室、化学教研室和六系电波研究室的全部成员成立物理系,代号为十一系。同时撤销基础课部建制。电路教研室暂由学校直接领导。

▲学校首届博士生、第六届硕士生毕业典礼会场。(西电档案馆馆藏)

1987年,学校的各项工作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当时学校在举行87届毕业典礼,本届毕业本科生877人,大专生178人。博士生录取工作也落下帷幕,有12名硕士生被录取为博士研究生。同年的八月,本科生和研究生开学典礼盛大开幕。

▲1978-1986年研究生招生、毕业人数统计(来源:《西北电讯工程学院校史(1947—1987)》)

学院为了纪念“五四运动68周年”和学校建校40周年(当时以1947年为校史的开端,后经对校史的不断研究,明确学校的历史起点应为1931年),举办了首届大学生文化艺术节,主要活动内容为传统教育型、学术型、文娱型三大类,这极大丰富了学生们的校园生活。 

▲西北电讯工程学院校庆40周年筹委会工作安排(西电档案馆馆藏)

1987年7月和12月电子工业部和国家教委分别组织了优秀教材评选工作,学校有六种教材获奖。其中《通信原理》(樊昌信、徐炳祥、詹道庸、吴成柯)和《计算微波》(梁昌洪)获国家优秀教材奖,并同时获电子部工科电子类优秀教材特等奖。

▲《通信原理》

▲《高等数学(上)》

▲《工程制图》

▲《随机信号分析》

▲《数字逻辑》

▲《大学生微型计算机操作指南》

另有五种教材获电子部工科电子类优秀教材二等奖,这也从一个方面说明国家及学院对教材编写这项工作的重视,说明杜少炜同志捐赠教材意义非凡。

三、教材以表青年志

翻开《计算机绘图》这本教材,在书的扉页,杜少炜写下了“为什么”三个大字,这是一位求知若渴的青年对所学无尽的激情。

▲杜少炜捐赠《计算机绘图》手写笔记

▲《计算机绘图》

书中,一笔一划,记录了这位青年,对于学习的专注。

▲杜少炜《高等数学(下)》手写笔记

▲《高等数学(下)》

他所学习的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学科,是无线电电子学的一个重要领域,是电磁学理论应用于信息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目前,西电的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已经走过六十三年的发展历程,在国内外都有较大影响。

▲杜少炜《数学物理方程》手写笔记

▲《数字物理方程》

“建校的初衷就是无线电技术”,为了秉持这一建校初衷,西电于1960年8月正式建立了“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学科。

此时的“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学科,开办的专业有“信息论”、“天线与电波传播”、“量子无线电”三个专业。后来,“量子无线电”专业实践中受到条件的限制,如低温设备费用很高,很难继续办下去,而且培养出来的人才在当时社会上的需要量也不多。在这种情况下于1963年学校决定撤消“量子无线电”专业,建立“微波技术”专业。

▲杜少炜《通信原理》手写笔记

十年动乱,五系十六教研室在这次灾难中受到了极大的损失,该室所属的“信息论”、“天线与电波”、“微波技术”三个正在发展中的新专业,于1970年9月在“专业为设备服务”的指导思想下被撤销了。

▲《天线的计算机辅助设计》

▲《卫星通信》

▲《高频电路原理与分析》

▲《微型计算机硬件软件及其应用》

1978年,拨乱反正工作全面展开。学校在拔乱反正后根据本院的情况开始进行恢复和整顿工作,积极开拓新的局面。学校决定恢复电磁工程学科,成立了六系,给电磁理论学的开创和发展创造了条件。1979年4月14日,电磁工程系(六系)在学校正式成立。后来六系的各级组织不断健全,六系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1978年恢复高考后,学校开始招生。(西电档案馆馆藏)

时至今日,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已是国家建设急需专业之一,也是国家级特色专业,一直是西电的优势学科方向,拥有国内高校师资力量雄厚的电磁场与无线技术专业师资队伍,拥有电磁场、天线、微波和电磁兼容四个方面最多人才群体。

▲《信号与线性系统分析》

▲《线天线理论与工程》

▲《天线原理》

拥有“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国家重点学科,“天线与微波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超高速电路设计与电磁兼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国内一流的实验与科研条件,建有陕西省电磁场与无线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设有硕士点、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为国家重点学科和国家“211”重点建设学科。2019年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2008年,“电波传播与天线、通信工程、电磁场与微波技术”3个学科专业被确立为“十一五”国防特色学科专业。(西电档案馆馆藏)

22本珍贵教材,见证了西电90余载的发展历程。弦歌不辍,薪火相传,在此,我们也向社会各界校友发出捐赠号召,将自己保存的上学期间的珍贵物品向学校档案馆捐赠,西电记忆为您永远珍藏。

捐赠目录 

参考资料:《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大事记(1931—2016)》(待出版)

责任编辑:赵彤璐